湖北日报讯 (记者余瑾毅、通讯员姚祖东)2月20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所有专科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全面下沉至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态化在社卫中心坐诊。江汉区居民可在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药品供应同质化的服务。
在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会医院妇科主任马卿莲诊疗时一遍遍告诉患者:“我每周二、周四都在这里,您不用再跑到红会医院去了。”患者李女士说,家门口就能看病,并且医保报销比例比医院高,就医便捷实惠。
唐家墩街所辖居民约10万人,在江汉区人口密度高。当天,红会医院儿科、神经内科、胸外科等20多名专科主任下沉至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一至周六固定时间在该中心接诊。
“此举是为做实紧密型区域医联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在家门口为人民群众提供同质化、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推动形成江汉特色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熊念表示。
据了解,2019年武汉协和医院正式托管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后,构建起以武汉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为主体、区属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1+1+12”紧密型区域医联体,以打造“江汉医疗核心圈”。疫情几年来,社卫中心承担的主要是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的任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构建“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小病回社区、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格局刻不容缓,亟待建立覆盖江汉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服务网。
“然而,基层医疗水平有限、药品品类有限,比如红会医院药物品种约1500多种,但社卫中心仅有300至500种,居民看病难免往上级医院跑。”熊念说。
红会医院即日起将全面下派专家团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大型仪器检查、检查检验结果等共享,并统一药品目录实现患者用药同质化,将服务贯穿患者就医全过程。同时,通过社卫中心“323”专项工作组、家庭医生等入户,健全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筛查高风险人群,长期管理慢病人群,以实现居民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服务延伸。